requestId:68b482748bbfb3.81224441.
一、關于2013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2013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和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全省各級政府及其財稅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十二屆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積極進取、主動作為,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全省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68.5億元,比上年增加48.9億元,增長15.3%。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24.4億元,增加38億元,增長20.4%。
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251億元,為預算的97.2%,比上年增加63億元,同口徑增長13.4%。其中,一包養站長般公共服務97.5億元,增長18%;公共安全46.8億元,增長16.1%;教育121.5億元,同比增長11.6%;科學技術8.4億元,增長17.3%;文化體育與傳媒25.8億元,增長36.6%;社會保障和就業162億元,同比增長27.5%;醫療衛生68.5億元,增長14%;節能環保66.8億元,增長51.8%;農林水事務159.7億元,增長18.9%;交通運輸197.9億元,增長27.8%;住房保障62.8億元,同比增長33.9%。
全省預算執行結果,總財力為1354.9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4.4億元,中央補助收入851.2億元,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收入86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6.8億元,政府融資平臺等資金71億元,上年結余收入52.4億元,援助收入3.1億元。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51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8.2億元,上解支出0.3億元。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35.4億元,結轉下年支出34億元(全省財政決算匯總及中央兩級結算后預計還會有所變動),凈結余1.4億元。
(二)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省本級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5.9億元,為預算的107.2%,增加14.3億元,增長23.3%(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長10%)。
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511億元,為預算的96.8%,增加82.9億元,增長19.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21億元,增長13.7%;公共安全18.3億元,增長28.1%;教育14億元,下降52.8%;科學技術3.6億元,增長5.9%;文化體育與傳媒10.7億元,增長62.9%;社會保障和就業66億元,增長13.甜心花園2%;醫療衛生14.5億元,下降2.1%;節能環保10.2億元,增長130.1%;農林水事務20.4億元,增長18.1%;交通運輸181.5億元,增長24.8%;住房保障35.3億元,同比增長250.5%。教育、醫療衛生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為減少資金撥付中間環節,確保項目盡早實施,將以往列入省級支出的一些項目資金,直接撥付給各市(州)列支,從而減少了省本級支出。
省本級預算執行結果,總財力為601.3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5.9億元,中央補助收入270.3億元(中央補助收入851.2億元,扣除對市州補助580.9億元),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收入86億元,調入預算調節基金60億元,政府融資平臺等資金71億元,上年結余收入38.1億元。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11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0億元,上解支出0.3億元。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30億元(均為結轉下年支出),實現了當年收支平衡,并消化歷年赤字2.1億元。
(三)政府性基金等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政府性基金總收入152.9億元。其中,當年完成收入93.9億元,中央補助收入21.5億元,上年結轉37.5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02.9億元,結轉下年支出50億元。
省本級政府性基金總收入57.8億元。其中,當年完成收入28.5億元,中央補助收入3億元,上年結轉26.3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8.7億元,結轉下年支出39.1億元。
全省(省本級)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80.1億元。其中,當年完成收入85.7億元,上年結轉94.4億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78.4億元,結轉下年支出101.7億元。
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完成0.7億元,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完成0.3億元,結轉下年0.4億元。
需要說明的問題:一是關于政府性融資資金使用情況。為彌補全省建設和發展資金不足,2013年省級政府共融資70億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要求和確定的重點項目安排,資金均已撥付到位。主要安排用于各類保障房建設30億元,西寧火車站綜合配套及站改8.6億元,海東撤地建市核心區建設5億元,機場高速公路沿線西寧段綜合整治5億元,中小學標準化建設3億元,以及格敦鐵路、西寧機場征地拆遷、地面數字電視無線覆蓋等18.4億元。二是關于新增財力使用情況。省本級在年度執行中新增財力35億元(其中地方收入比年初預算超收7.8億元)。根據經濟發展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重點,新增財力主要用于地方政府債券還貸準備金、重點園區省級收入政策性返還外,剩余部分按照財政部要求全部用于包養合約補充省本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服務大局,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認真落實積極財政政策,保持投資強度,創新投入方式,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圍繞穩增長,把擴大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綜合采取預算安排、財政貼息、預撥資金以及盤活存量、整合專項等措施,做大投入總量,優化投資結構,支持提前啟動了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支線機場建設、退牧還草、棚戶區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建設,重點支持東部城市群基礎設施建設、西寧火車站綜合配套工程、機場高速公路沿線綜合整治、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地面數字電視無線覆蓋等工程的實施,共投入資金312億元,增長22.3%,有效包養網發揮了財政投資的拉動作用。圍繞調結構,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擴大“營改增”范圍,積極引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促進農牧業加快發展和結構調整,全面落實財政強農惠農政策,統籌整合支農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高原特色現代農牧業支持力度,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扶持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支持推進“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全力推進扶貧攻堅,有力促進了農牧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為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切實落實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新10條措施,加大對循環經濟、工業“雙百”、科技創新、園區建設、節能減排以及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認真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共減免企業各項稅收78.3億元。為促進服務業結構優化,支持落實促進服務業發展、保障房建設、節能產品消費補貼等鼓勵消費政策,促進文化旅游商貿融合發展,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實施了“營改增”改革,延長汽車、家電下鄉補貼政策,促進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加快包養甜心網發展,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圍繞破解融資難題,積極推動財政職能與金融工具的有機結合,全面落實財政支持金融發展政策措施,各級財政投入資金19億元,規范政府性融資平臺管理,支持省級信用擔保公司發展,支持成功發行私募債和中期票據,積極爭取國家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財政和金融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雙輪”驅動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地發揮。圍繞區域協調發展,落實財政支持區域發展政策措施。繼續堅持財力下移,持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省對下補助總量達到639.4億元(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89.6億元),基層政府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積極協調北京、上海等六省市落實對口援青資金10.4億元,加大對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包養支持力度;多方籌措資金,支持海東撤地建市、玉樹撤縣建市核心區建設,啟動格爾木、德令哈市新區建設;全力支持玉樹重建收官,在保障資金需求的同時,安排補助資金1.2億元,支持玉樹州、縣公益性項目和市政公共服務機構正常運營,全面開展了玉樹災后重建資金清算、竣工財務決算評審等工作,為后續交接奠定了基礎;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果洛發展政策措施,加大項目、資金安排傾斜力度,促進果洛經濟包養網社會加快發展。
二是堅持多措并舉,財力規模持續擴大。為增強財政支撐和保障包養網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千方百計做大財力總量。面對異常嚴峻的收入形勢和財政收支矛盾,各級財政部門始終把抓收入、增總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組織協調短期包養,狠抓任務落實。針對工業經濟下行,特別是下半年以來財政收入增速逐月回落的情況,會同稅務等征收部門,加強分析協調和考核工作,依法加強征管,扭轉了收入下滑趨勢,確保了收入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面對中央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量和災后重建、保障房等專項補助減少,特別是中央清理歸并壓減專項轉移支付,新增專項減少的情況,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深入研究和挖掘特殊性因素,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經過各方面不懈努力,全面完成爭取中央專項補助目標任務(中央各類專項補助494億元,增長10.5%),特別是在增加地方政府債券規模、縣級基本財力保障、公路交通建設補助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確保了財力穩定增長。同時,認真抓好政府外貸爭取工作,支持招商引資,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發展,多渠道擴大政府支配資金規模。
三是堅持民生優先,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始終把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作為重要任務,繼續加大投入力度,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著力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加快發展。全年財政民生支出達到946億元,占財政支出的75.6%。圍繞實施收入倍增計劃,支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創業就業。實施了規范津補貼、住房補貼、發放鄉鎮工作崗位補助等增加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收入的有關政策,落實國家提高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高海拔折算工齡補貼等政策,統籌提高了城鎮低保、大學生“三項制度”等其他群體的補助標準,有效拉動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繼續提高了種糧農民直接補短期包養貼和農資綜合補貼、農村危房改造和獎勵性住房補助等部分民生政策補助標準。實現了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協調增長。圍繞提升社會保障層次,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低保和醫療保險人均籌資標準。認真落實殘疾人康復及生活補助、孤兒救助等社會救濟福利政策。圍繞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支持全面完成民生工程十件實事,重點支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協調發展。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實施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工程,推進科學普及,維護社會穩定,包養網推薦加強食品藥品及安全生產等工作,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圍繞改善生態環境,支持全面完成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墊支啟動了二期工程。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獎勵政策,完善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污染治理的投入,積極支持城鎮污水管網改造、污水垃圾處理以及環青海湖、湟水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支持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農牧區清潔工程,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圍繞穩控物價,綜合施策,支持推進全省“菜籃子”工程、平價市場和商店建設,對農資、農產品生產儲備和流通環節給予貼息補助,安排價格調節基金,及時向市場投放平價糧油,認真落實惠農補貼和成品油價格改革補貼政策,向低收入群體發放臨時價格補貼,為實現物價調控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圍繞社會治理創新,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創建包養網民族包養網團結進步先進區和提升基層組織服務能力,提高了鄉鎮政府、基層組織運轉經費和社區“兩委”成員報酬標準,社區補助標準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居西部省份前列,社區“兩委”成員報酬提前兩年實現國家確定目標。籌措資金支持實施萬名干部下基層重點幫扶行動。
四是堅持改革創新,財政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面對強化管理、增強效能的迫切需要包養俱樂部,堅持用改革的思路推進工作,在積極支持推進全省各項重大改革的同時,注重財政改革創新,提升財政管理水平。預算管理改革進一步深化,繼續深化部門預算編制改革,擴大國庫集中支付范圍,完善非稅收入收繳和政府采購管理機制,加強和規范公務用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經營性收入管理;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完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健全省對市(州)縣鄉三級考評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參與績效評價機制,擴大重點專項支出績效考評范圍,省級部門預算管理綜合績效考評實現全覆蓋;規范專項資金管理,清理整合結余結轉資金,盤活存量資金,集中財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層層落實一般性支出壓減5%的任務,實現了壓減目標。稅制改革進展順利,認真做好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工作,精心制定改革方案,扎實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跟蹤監督實施情況,確保了改革平穩推進。全省“營改增”試點企業達3868戶,累計減少稅收4.6億元,減負面達到96.9%,其中小規模納稅人達到100%,政策效應初步顯現。同時,積極爭取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政策。預算信包養網息公開穩步推進,規范和改進財政預算信息公開工作,擴大公開范圍,及時公開財政和預算部門預決算。全面公開了全省縣級以上“三公經費”支出,提前兩年實現國家確定目標。建立省級財政專項資金事前公示制,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項目資金在安排前向社會公示。財政管理更趨規范,加強對重點領域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開展了城鄉低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支農、教育、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專項檢查,健全管理機制,促進資金安全規范運行。同時,高度重視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建立了債務風險防范預警機制和通報制度,有效防范債務風險。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包養行情全省收支任務圓滿完成,支持發展保障有力,民生投入持續加大,改革創新深入推進。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省委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得益于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得益于財政部及社會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改革發展中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財政收入增幅趨緩,爭取中央補助難度加大,各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財政剛性支出固化嚴重,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有的基層政府理財水平與快速增長的財力形勢不相適應,支出結構調整和政策跟進等還顯得滯后;財政改革進展不平衡,向縱深推進的力度還需加大,步伐還需加快,有的省級部門對改革的重視跟進程度還需加強;政府性債務結構有待優化,部分地區債務規模增長較快,風險不容忽視;財務管理薄弱的問題在一些部門依然存在,項目管理績效意識淡薄,管理水平亟待提升,資金使用效益需要提高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創新舉措,采取積極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關于2014年全省財政收支安排和省本級預算草案
根據省委十二屆五次全體會議對全省經濟工作的總體部署,2014年全省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五次全體會議精神,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指向性,進一步深化財稅改革,調整優化支出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改善,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強和改進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根據上述總體要求及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預期,2014年主要預算指標安排如下:
(一)全省公共財政預算安排。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安排407.2億元,比2013年完成數包養站長增長10.5%。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安排251.3億元,增長12%。
全省年初總財力安排1056.8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安排251.3億元,中央補助收入654.5億元(含提前預告專項258.9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收入40億元,統籌調入各類資金111億元。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安排1056.5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長30.9%。主要安排:一般公共服務67.9億元,增長15%;公共包養金額安全42.5億元,增長26.9%;教育125.5億元,增長27.5%;科學技術8.8億元,增長33.3%;文化體育與傳媒19.5億元,增長26.6%;社會保障和就業134.8億元,增長17.2%;醫療衛生42億元,增長31.3%;節能保護57.8億元,增長27.6%;交通運輸135.4億元,增長50.4%;住房保障支出68億元,增長23.6%;農林水事務138.5億元,增長29.4%;其他各項支出215.8億元,增長44.3%。上解支出0.3億元。
(二)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省本級年初總財力為543.1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0億元,中央補助收入312.1億元(含提前預告專項174.2億元),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收入40億元,統籌調入各類資金111億元。
省本級支出安排542.8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長35.7%。主要安排:一般公共服務20億元,增長17.6%;公共安全13.2億元,增長25.7%;教育49.2億元,增長31.6%;科學技術8.3億元,增長31.7%;文化體育與傳媒9.2億元,增長31.4%;社會保障和就業77.9億元,增長19.8%;醫療衛生26.6億元,增長34.3%;節能保護11.5億元,增長甜心寶貝包養網74.2%;交通運輸130億元,增長65.6%;住房包養保障支出44億元,增長27.3%;農林水事務50.7億元,增長33.8%;其他各項支出102.2億元,增長28.7%。上解支出0.3億元。
(三)政府性基金等預算安排。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99.4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99.4億元。
省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30.3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30.3億元。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安排164.6億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安排151.1億元。
省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安排108.2億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安排101.5億元。
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安排0.6億元(含上年結余0.4包養網億元),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安排0.6億元。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對今年全省經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省本級預算安排的總體考慮:一是結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著力抓好組織收入的基礎上,加大統籌資金力度,保持省級財力合理增長,努力保證各方面資金需求。二是積極跟進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繼續保持一定的投資強度,加大經濟轉型升級、生態保護與建設、扶貧攻堅,以及深化相關領域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時,繼續增加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資金安排,統籌考慮了其他方面的基本支出。三是優先安排和增加了支農、教育、科技、文化等事業發展的正常投入,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安排。
按照“保障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重點安排了以下項目:一是努力增加政府公共投資,安排資金81.9億元,增長63.2%,支持基礎設施及推進城鎮化建設、項目前期、公益性項目貸款貼息、水利建設和交通等,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大“三農”投入,安排資金30.1億元,增長30.1%,支持現代農牧業、農業綜合開發、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推動農牧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牧業增產增效、農牧民增收。三是著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安排資金43億元,增長17.8%,支持循環經濟、技術創新及節能減排、服務業發展等,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四是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安排資金24.3億元,增長30.2%,支持“三江源”生態補償和二期工程建設、大氣污染行動計劃、湟水河流域治理、重點景區及交通沿線生態環境整治等,促進生態環境改善。五是支持保障住房建設,安排資金32.4億元,增長32%,統籌用于農村危房改造、獎勵性住房、城鎮保障性住房及草原新帳篷等,改善城鄉居民人居條件。六是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安排資金14.1億元,增長48%,支持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金、醫保籌資、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鼓勵創業就業等,提升保障層次和水平。七是繼續加大社會事業及社會治理投入力度,安排資金53.4億元,增長20.5%,支持各類教育均衡發展,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強化社會治理,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八是安排資金67億元,增長89.3%,統籌用于政府還貸、支持重點改革、調整職工收入分配、支持重點幫扶村等。
三、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確保2014年財政預算任務圓滿完成
201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財政工作,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職能轉變,推動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著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繼續堅持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進一步明確財稅政策支持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保持宏觀經包養網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加大政府公共投包養一個月價錢資力度。繼續保持一定的投資強度,優化投資結構,進一步加大對交通、鐵路、水利、城鎮化等重點基礎設施和農牧業、教育衛生方面的投入力度,著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創 TC:sugarpopular900